承前辈之精神,展青年之风采
发布时间:2021-05-04 浏览次数:0次
一种精神,让一代人虽身处困境,却仍有骨气和胆识,仍有“站起来,强起来”的力量;有一种精神,让一个民族虽历经沧桑,饱受磨难,却绵延不绝,历久弥新。这种精神超越了时间和空间,它折射出的底蕴和内涵激励着无数新时代青年奋力向前,展中国青年之风采。
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,环球官网的十余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寸草心志愿服务定点单位,为那里的老人们送去问候和关心,倾听老人们青春时的奋斗故事,感受到了这个新时代下青年人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。
与我们聊天的这位爷爷是革命先辈的后人,他的父母历经抗日战争,自己也曾身披军装。他为我们讲述了在艰苦的年代里许多故事。爷爷说,在那时,粮食是最宝贵的,即使现在富足了,他也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。爷爷还说,人不能忘本,他坚持让身在国外的孙子带一面国旗,时刻提醒着他要记得自己的祖国。爷爷的奋斗精神和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。
——志愿者王嘉礽
夏初五月,冀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。镜头一转,我们同前辈们踏着阳光步入小花园,听老人们讲他们最深刻的故事,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,激情昂扬。有将整个青春献给三尺讲台的老师,有将智慧撒向人间的政府工作人员……
在求学之路上历经坎坷的张奶奶,深深地明白学习的重要性,虽然自己已经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,但是她将自己的希望寄托给了孩子们,如今,她的三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,学有所成,成为自己年轻时羡慕的模样。听完张奶奶的故事,我们更加明白,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得幸福与和平,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。认真学习知识,充实我们的头脑,我们将这种学习精神融于心间,以理想淬炼大情怀,汇聚青春力量。
——志愿者靳业彤
陪着老奶奶散步于花园,奶奶看到身着校服的我们,情不自禁地描述起自己的教书岁月。她说,在“那个年代”,老师会时常家访生病的学生;会时常表扬鼓励学生;老师来上课,教室里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。在“这个时候”,也已年过半百的学生时常带着孙子孙女来看望她,逢年过节家里热闹得很;时常会叫错她妈妈、奶奶;时常说我总想来看看老师,陪您聊聊天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,奶奶没能做成一辈子教书匠,但那颗心和学生拴了一辈子。她说,我可喜欢看见学生,学生多有趣啊,看到你们我就想起我的那些学生。公园里还有许多散步、晒太阳的老人和我们打招呼,给我们讲故事、唱红歌。一位老红军爷爷说那时候是电影没法复刻的苦,但人对于过去的自己,大都像嚼橄榄一样,总带着些儿甜。这一行,我们也已享受到回甘的滋味。老一辈人是竹,竹节分明的手,竹节分明的脊背,竹节分明的气节;新一辈人是笋,蓬勃的绿,蓬勃的朝气,蓬勃的生命力。暂且将这天上午看做新老一辈人的小小会晤,那我想“会晤”里引起最大共鸣的就是永恒的爱民心爱国情。
——志愿者孙鑫月
这次公益活动给了我一次很好的的社会生活体验机会,让我看到了老人们当年为社会革命贡献之重举。爷爷今年八十五岁了,61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(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交通大学),后来成为一名铁道兵,去过中国各个省份,老人的孩子们也十分优秀都是博士学位。老人是个念旧的人,身上的衣服穿了有十年之久。这次敬老院社会公益活动使我很充实,它使我了解到老人们的生活,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社会责任,继续发扬绵延了千年的传统美德。
——志愿者刘运淑
和我们聊天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,带了一副银色框眼镜,虽已经年过古稀,却难掩一身书香气质。她已经教了半辈子书,桃李满园。本以为是一位在讲台上一生挥洒自如的女子,但一生中最令奶奶难忘的是第一次授课,虽然已经做足了功课,却仍害怕自己做不好而紧张到发抖。奶奶说,人生中有许多第一次,只要你做足了准备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,不要太介意结果。奶奶告诉我们,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,一个努力的人,更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。我们收获颇深,人生最美好的,便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,以及百折不挠的前进精神。
——志愿者刚素晓
无论身处何职,总有一段路刻骨铭心,终生难忘。今天,他们将最难忘的经历讲述给我们,有幸福,亦有悲伤,有如何将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化为垫脚石的经历,有满满的正能量。那是前辈经验,那是长者精神,那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的不竭力量之源。
“五四”青年节,情暖敬老院。每一位前辈的故事像一本淳朴的书,是历史,也是生活,更是精神的载体,让我们每一位青年,承前辈之精神,展青春风采,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,为祖国新征程贡献力量。